@ 上海人
(资料图片)
老底子的传统点心
老虎脚爪
大家还记得伐?
此前
小坊曾报道过
老静安的升阳小笼馆
还有售卖老虎脚爪
当时还有坊友说
“一旦手艺失传了
美味只能留存在记忆中”
让不少老食客遗憾的是
这家陪伴了我们整整65年的
弄堂口小店
如今即将和我们告别
随着旧区改造的加快,
升阳小笼馆所在的“新华里”,
已经悬挂起征收的宣传横幅。
这家老字号也即将进入倒计时...
魔都最后一家“弄堂厨房”
石门一路上的升阳小笼馆
是隶属于新镇江的
国营老字号饮食店
这家老字号
还有“独门特色”
“弄堂厨房”
这家从1958年至今
藏在弄堂里的小馆
依然跟以往一样
在“弄堂厨房”做好的食物
通过一个小窗户
传递给了等候堂食的顾客
既然叫小笼馆
做起小笼来自然有一套
头皮薄而韧
汤汁丰盈不腻 肉馅紧实
这一口是恰到好处的清鲜
市民:特色就是小笼呀,有汤汁,还有小笼皮子薄,不破掉的。
何师傅:好吃呀!小笼本帮,不是很甜的,不像无锡小笼很甜的,我们不甜的。
弄堂
是上海最具特色的民居形式
也是老上海独一无二的象征
而弄堂口的小店
更是无数老上海人的回忆
你记忆中的老上海味道
停留在那道菜?
欢迎评论区分享!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
不少上海人都有这样的
日常生活小片段
骑着三八大杠出门,和去老虎灶打开水的姆妈打个招呼,路过弄堂小馆,被煮面、下馄饨、蒸小笼馒头的白雾弥漫所吸引,然后简单吃一顿…
在弄堂口,耳边似乎传来80年代满街的自行车铃声,混合着熟悉的吴侬软语。而在如今旧街区不断更新的魔都,像这样老上海常见的弄堂厨房,也只剩这么一家,成了屈指可数的城市往日记忆。
70岁收银的姜师傅表示
这个弄堂灶台
是上海滩仅有的
姜师傅:
我们的灶台在开放弄堂,居民全是串通的,人来人往的,这种上海滩没有的,只有我们这家。
食客念念不忘弄堂老馆
这样的饮食店,
在老上海的眼里,
就是当作自己的家庭食堂,
早上来吃一碗辣酱面、辣肉面,
是一件“色色一一”的早饭。
一位家住附近的60岁上海老爷叔,从高中起一直在升阳小笼馆吃点心。
尽管周围开了不少饮食店,但他依然对升阳小笼馆的味道念念不忘,已经习惯了“上海老师傅”做的口味。
市民:从小在这里吃的,吃到现在。味道不要太好,面下得不烂,菜正好合上海人本帮菜的味道。
何师傅:
当初店里的环境就是棚棚、摊摊,就像马路上摆摊头。现在做小笼、面、馄饨,顺便带一点老虎脚爪、黄桥烧饼、蟹壳黄。
和这个灶台年龄相仿的何师傅
如今不得不将
再次做出人生的选择
何师傅:
不做了,岁数这么大,退休了。
魔都的市井味
这家开了65年的老字号
还留有着国营老店的影子
弄堂边的灶台、
窄小的店堂、卖票木制帐台
习惯着8小时工作制
从早上7点开门
营业到下午2点半关门
更难得的是
这里还有着和店铺
岁数相仿的老师傅们
或许上海的市井风味
在他们手中才格外出彩
在弄堂口
那张有点斑驳的灶台前
煮面、下馄饨、蒸小笼馒头
一阵白雾弥漫开来
忙里忙外的何师傅
汗水已湿透了他的背影
中新网5月20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5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93例。其中境外
逛博物馆不需要理由,因为它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博物馆的力量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的力量”为
后视镜没折叠 成“拉门贼”下手目标 扬子晚报讯(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鼓公宣 魏山 张燕秋)近日,南京鼓楼公安分局小市派出所抓
中新网5月20日电 据四川省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5月19日0时至24时,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例(在广安),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2例(在
盲人女孩用琴键“追光” 多个钢琴比赛获奖,想当音乐老师教会更多人弹琴 家住苏州太仓的盲人女孩梅暄虽然双目失明,却一直坚持着自
X 关闭
X 关闭
四川广安市48小时内将新改建一个8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 记者从今日(19日)中午召开的广安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获悉,广安市应急指挥部决[+更多]
河南:6月底前实现“场所码”全覆盖 “场所码”是流调的关键,是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记者从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更多]
中新网上海5月19日电 (陈静 朱虹 丁国莲)记者19日获悉,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解释,证实了糖尿病的卵母细胞起源,揭示了糖尿病代际遗[+更多]
中新社合肥5月19日电 题:虚拟人走红“Z世代”:未来虚拟人懂情感有温度 中新社记者 张俊 俏皮可爱的虚拟人形象、顺畅自然的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