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吃巧克力的人,或许大多都迷恋巧克力在口中融化开来的感觉,巧克力从刚入口的固体,一下子成了完全无法抗拒的丝滑的乳液质地的液体。那种口感几乎是其他任何食物都无法取代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现在,一组跨学科研究团队通过分析每一个阶段,已经破译了吃巧克力时口腔中发生的物理过程。他们希望这项新的发现可以帮助开发出新一代高档巧克力,这些巧克力要有着相同的感觉和质地,但同时还要更加健康。研究已发表在《ACS应用材料与界面》上。
丝滑来自何处?
这项新研究并没有调查巧克力的口味问题,而是重点研究它的口感和质地。
当一种食物进入口中时,它的实际感觉与润滑方式有关。以巧克力来说,在入口的瞬间,润滑要么源自于巧克力本身的成分,或者源自于唾液,又或者源自于两者的结合。
对一块巧克力来说,无论它的脂肪含量是5%还是50%,都会在口中形成液滴,这些液滴为巧克力带来了它特殊的口感。而更重要的是脂肪在巧克力构成中的位置,这一点在每个润滑阶段都很重要,至今却鲜有研究。
实验使用了一种高档品牌的黑巧克力,在团队设计的人造3D舌状表面进行了测试。他们借助工程领域的原位成像等分析技术进行了实验,这也被称为摩擦学。
摩擦学就是关于表面和液体如何相互作用的科学与技术,它探索了相互作用的摩擦程度,以及润滑的作用。
共聚焦显微镜拍摄的图像显示了融化的巧克力在受到模仿进食过程的力后与唾液混合的结构。(图/Siavash Soltanahmadi, Leeds)
他们发现,当巧克力与舌头接触时,脂肪几乎立即发挥了关键作用,巧克力会释放出一层脂肪膜,包裹舌头和口腔中的其他表面。正是这层脂肪膜,使巧克力在嘴里的整个过程中都感觉很丝滑。接着,固体可可颗粒被释放出来。
最重要的一点是,脂肪层需要在巧克力的外层。其次则是脂肪对可可颗粒的有效包裹,这些都能帮助巧克力产生那种绝佳的口感。
研究人员通过舌乳头尺度和舌尺度的不同实验,探索了巧克力在口中的融化过程。(图/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3, Soltanahmadi, S. et al.)
也就是说,巧克力内部更深层的脂肪发挥的作用其实相当有限。换个角度来讲,这些脂肪的含量即便降低了,也几乎不会对巧克力吃起来的感觉产生影响。
更健康,也更好吃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巧克力产业绝对是一类“大生意”。根据一些商业机构的研究,英国的巧克力销售收入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持续增长。在2022年至2027年期间,销售额可以增长约13%,达到66亿英镑。
研究人员相信,随着对吃巧克力时发生的物理机制的了解,人们可以设计口味、口感更好的下一代新型巧克力,在不牺牲口感的同时,又能成为一种更健康的选择。
制造商可以更智能地设计黑巧克力。比如,黑巧克力可以以梯度分层的结构生产出来,脂肪覆盖在巧克力和颗粒的表面,提供人们追求的那种沉醉的体验,而同时又不在巧克力内部添加过多脂肪,降低脂肪的总量。
科学家还提到,这项研究中使用的物理技术,也可以应用在调查其他发生相变(也就是物质从固体转变为液体)的食品中,比如相当受欢迎的冰激凌、人造黄油或奶酪。
#创作团队:
撰文:Takeko
排版:雯雯
#参考来源:
https://www.leeds.ac.uk/main-index/news/article/5228/why-chocolate-feels-so-good-it-s-down-to-lubrication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ami.2c13017
#图片来源:
封面图:Stockvault
首图:Cheryl Norris, CC BY-NC-ND
中新网5月20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5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93例。其中境外
逛博物馆不需要理由,因为它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博物馆的力量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今年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的力量”为
后视镜没折叠 成“拉门贼”下手目标 扬子晚报讯(记者 任国勇 通讯员 鼓公宣 魏山 张燕秋)近日,南京鼓楼公安分局小市派出所抓
中新网5月20日电 据四川省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5月19日0时至24时,四川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0例(在广安),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2例(在
盲人女孩用琴键“追光” 多个钢琴比赛获奖,想当音乐老师教会更多人弹琴 家住苏州太仓的盲人女孩梅暄虽然双目失明,却一直坚持着自
X 关闭
X 关闭
四川广安市48小时内将新改建一个800张床位的方舱医院 记者从今日(19日)中午召开的广安市疫情防控发布会上获悉,广安市应急指挥部决[+更多]
河南:6月底前实现“场所码”全覆盖 “场所码”是流调的关键,是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记者从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更多]
中新网上海5月19日电 (陈静 朱虹 丁国莲)记者19日获悉,中国学者的最新研究解释,证实了糖尿病的卵母细胞起源,揭示了糖尿病代际遗[+更多]
中新社合肥5月19日电 题:虚拟人走红“Z世代”:未来虚拟人懂情感有温度 中新社记者 张俊 俏皮可爱的虚拟人形象、顺畅自然的肢[+更多]